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使用釉面砖瓦是中国古代高等级建筑形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西藏地区遗址出土吐蕃时期的釉面砖瓦,与中原地区遗址出土的汉式砖瓦在形制上相似,两者之间如何影响颇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罗武干教授团队1月9日接受记者采访透露,他们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合作,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温江多遗址出土吐蕃时期的釉面砖瓦开展科技考古研究发现,其制釉技术存在来自中原等多方影响,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古代如何交往交流交融。
这一重要科技考古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知名考古学术期刊《考古科学》(Archaeometry)发表,为探讨吐蕃时期西藏和中原及周边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新视角。

相关阅读
- 输出绵长亲情力量 开年大剧《六姊妹》热播 0人看过
- 大湾区网络视听创作创投发布会助推行业高质 0人看过
- 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开幕 共探行业 0人看过
- 《2024中国剧集产业年度发展报告》发布 0人看过
- “2025中国电影导演之夜”启幕 “年度 0人看过